-
科技动态 | 智能交互新突破 柔性忆阻器引领人机交互技术革命
在人机交互领域,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正引领着可穿戴技术的未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联合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Crossmodal sensory neurons based on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memristors for human-machine in-sensor computing system”,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柔性VO2忆阻器的跨模态感觉神经元(CSSN),这项技术有望极大地提升人机交互系统的性能,为可穿戴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科技动态 | Embecta 胰岛素贴片泵获 FDA批准,创新糖尿病管理方案
2024年9月3日,Embecta Corp.(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MBC),这家拥有百年胰岛素输送经验的全球糖尿病护理公司宣布,其创新的一次性胰岛素输送系统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510(k)批准。 -
行研聚焦 | 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市场动态与未来技术展望(下)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全面审视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代表产品以及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当前市场上的主要产品的进一步分析,评估它们的性能和临床效果,并展望未来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通过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期待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全面视角,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 -
行研聚焦 | 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创新架构与治疗参数优化(中)
在深入了解了神经调控技术的背景之后,接下来我们将转向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具体构造和工作原理。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迷走神经刺激器的结构组成、工作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参数调控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我们将探讨刺激器的创新设计,以及这些设计如何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行研聚焦 | 迷走神经刺激技术背景与临床应用概览(上)
在探索人类神经系统的奥秘中,神经调控技术以其独特的治疗潜力和应用前景,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神经调控技术,涵盖了从电刺激到化学调节的多种手段,旨在通过精确干预神经元或神经网络的信号传递,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行研的第一部分,将深入剖析神经调控技术的背景,特别是迷走神经刺激(VNS)的原理、功能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从迷走神经的基本功能和纤维类型入手,逐步揭示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和治疗机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技术概览。 -
科技动态|“AI牙医”登场 全球首例全自动机器人牙医手术成功
2024年8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牙科领域悄然发生——全球首例全自动机器人牙医手术在波士顿的Perceptive公司成功完成。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牙科手术自动化时代的开启,也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治疗方案,预示着医疗自动化的无限可能。 -
科技动态|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完成
2024年8月16日,南开大学宣布,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在该校获得成功。南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牵头多个单位,首次将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及无线传输模块安全取出,标志着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安全性有了重要提升,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
科技动态 | 中国首个心脏瓣膜生物补片获批上市,重塑心血管疾病治疗前景
近日,佰仁医疗(688198.SH)发布公告,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严格审批流程,国内首个心脏瓣膜生物补片(国械注准 20243131335)正式获批上市。是国内同品种首个专用于各瓣位心脏瓣膜瓣叶修复、主动脉瓣叶成形和重建的产品,这一创新医疗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
行研聚焦 | 国内二尖瓣瓣膜疾病获批产品及经导管介入治疗总结
在深入研究了瓣膜疾病的概况、临床意义、治疗手段及目前市场上的相关医疗产品之后,我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二尖瓣疾病器械治疗产品行业的复杂性和潜力。在终章,我们对瓣膜疾病和二尖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市场上的代表产品进行系统总结,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