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的于洋主任,作为心外科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以其医工交叉的创新实践,引领着心外科领域的技术革新。GHIC通过深入访谈,走进于洋主任及其团队在心血管健康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未来愿景。
在医疗科技领域不断革新的当下,曦健科技以其独特的医工结合模式,致力于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的深度融合。张鹏飞,一位充满梦想和活力的年轻科技创业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热情实干”的含义。GHIC将带您走进在张鹏飞,走进曦健科技,探索其在生物力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未来愿景。
在全球眼科疾病患者人数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视诺维”)以其创新的医工交叉模式,致力于眼科疾病的精准诊疗。作为公司的领航者,夏超然先生带领团队在眼科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GHIC通过与夏超然先生深入访谈,带大家了解华视诺维的创新探索和未来愿景。
2024年10月15日,博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沃医疗”)宣布其创新的外科器械——博沃Endoport真空辅助收集系统(EVAC™系统)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510(k)批准。这一批准不仅标志着博沃医疗在硬膜下血肿(SDH)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医疗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
2024年10月7日,科学界迎来了一项重大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授予,这次荣誉归于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microRNA(miRNAs)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基因调控的新理解,而且为未来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病毒性疾病等。
2024年9月10日,西门子医疗的新一代7T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Terra.X(简称Terra.X)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这标志着该系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国内首款全国产7T临床磁共振系统。这款设备发布于2022年,于今年 3 月获得美国 FDA 批准认证。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研究论文,介绍他们最新研发的神经假体隐形眼镜。在医疗科技的前沿领域,这项创新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眼内压,还能够通过神经反馈机制,为青光眼患者提供即时的医疗信息。
7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编制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在浙江省宁波市“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发布。
为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医疗卫生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医工结合的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培养从临床需求出发的产业化骨干队伍,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理委员会、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联合开展的启新•西部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现面向高校、医院、产业招募相关创新成员。
2024年10月31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公示第四批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拟认定单位名单,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GHIC)入选。此次评选遵循《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京科发〔2020〕13号)的相关规定,经过公开征集、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实地核查等程序,确保了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